为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感受记录家乡人文美、历史美、建设美、生活美,用生动影像展现家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实践,激发广大学子的爱党、爱国、爱家、爱社会主义的青春情怀,主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10月30日下午,“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家乡力量——我为家乡代言”短视频大赛决赛在沧海校区致艺楼L7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深圳大学学生部部长陈云飞、副部长宋敏,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党委副书记廖江海、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一鸣、艺术学部党委副书记汪渝、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娜出席了本次大赛。大赛还特别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党委宣传部陈南坤副部长,深圳大学党委宣传部薛英忠老师、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陈仕国老师、传播学院张文文老师,深圳禹娲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王嘉韬先生、李博超先生担任决赛嘉宾评委。
自今年8月大赛视频征集启动以来,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大赛征集到来自全校14个学院共计近百份作品,参赛人员近四百人,经过初审,共评选18份作品参与线下决赛。
首先,深圳大学学生部陈云飞上台致辞。陈云飞部长首先对到场的评委、老师和参赛学生表示欢迎和问候,并由故土情结引入,强调了家乡在每个人心中的重要位置。他指出,家乡是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尽管我们身处异乡,但家乡的根始终与我们相连,家乡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关注和支持。此次大赛不仅是一场展示家乡风貌的盛会,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最后,陈云飞部长预祝大赛圆满成功,并期待通过这次大赛能够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讲述更多动人的家乡故事,传递更多正能量,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青春力量。
在轻松活跃的合影环节结束后,比赛正式开始,比赛共分为五组,每个小组先由各个作品依次播放视频,随后进行3分钟的介绍,整组答辩结束后在邀请评委进行点评。
第一组作品《舌尖上的乐清》以快节奏的叙事和传统音乐展现了乐清的美食文化;《传承彩塘古韵,共绘红色新篇》结合摄影与文字,呈现了潮州彩塘的历史与现代产业;《遇见广宁》通过总分总的结构,揭示了广宁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威远,我拢啦》则通过个人视角讲述了家乡威远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给家乡带来的新气象。
第二组作品《汕头印象:从都市到故乡的心灵之旅》展现了汕头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慢中山》捕捉中山城市生活的细腻瞬间,展现中山特有的慢节奏松弛感;《垭口》通过爷爷的形象展现家乡人的淳朴与勤劳,以及乡村振兴的引领;《舌尖上的烤包子》记录新疆和田地区传统美食烤包子的制作过程,展现师傅们对传统美食的坚守与传承。
第三组作品《陆丰古韵,甲子遗风》深入探索了陆丰甲子镇的历史文化和非遗传承;《筑梦榕江——走进非遗的“千岛之州”》记录了深圳大学实践队在榕江县的乡村振兴实践,感悟时代脉搏,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洛城时空梦》利用AI技术展现了洛阳的历史与现代交融。第四组作品《嬢嬢的一天》记录了贵州乐乡村嬢嬢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乡村振兴的成果;《肇庆记忆整理》以第一人称视角描绘了肇庆从工业到旅游城市的变迁;《惠来—隆江风味》则展示了惠来隆江地区的特色美食文化。
第五组作品中《遇见月浦》展示了潮汕独特的建筑艺术,传递对潮汕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广东汕尾荔枝之乡宣传片——赤坑》展现当地气候环境、人文风光及荔枝果园,宣传当地荔枝产业;《你为什么爱深圳?》通过个人视角展现深圳的独特魅力,探讨人们爱上深圳的各种原因,展现深圳的多元化城市形象;《“慢”步中山》重温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时光,展现中山的慢生活之美,传递中山生活哲学——在繁忙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嘉宾评委张文文、薛英忠、陈南坤、陈仕国、王嘉韬和李博超依次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点评,这些作品不仅捕捉了家乡的人文历史、美丽变迁、凡人微光和美食文化,也体现了参赛者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深刻理解。
经过紧张的评选,最终作品《舌尖上的烤包子》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作品《汕头印象:从都市到故乡的心灵之旅》和《威远,我拢啦》获得二等奖;《慢中山》《洛城时空梦》《筑梦榕江——走进非遗的“千岛之州”》和《嬢嬢的一天》获得三等奖。此外,《舌尖上的烤包子》以其出色的拍摄技巧荣获最佳摄影奖;《汕头印象:从都市到故乡的心灵之旅》将故事讲述和实践体验相结合,荣获最佳创意奖;最佳人气奖则通过现场观众投票,最终花落《威远,我拢啦》。其余作品获得优秀奖。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家乡力量——我为家乡代言”短视频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大赛由深圳大学学生部主办,人文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传播学院、艺术学部承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法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追光”思政微视频工作室协办,同时得到了深圳市禹娲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支持。
未来,期待有更多深大学子能够通过自己的镜头,讲述中国故事,展现家乡魅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